注册 登录
莫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

莫洪波的个人空间 http://3g.moszq.com/?13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莫氏的迁徙分布

热度 1已有 4533 次阅读2010-8-12 11:01 |个人分类:莫氏见闻|

 
莫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五位,人口约二百三十三万八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15%左右。

两汉以前,莫氏族人仅有两名入载史册,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朝学者莫元珍。但多数莫氏族人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,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。

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,五胡乱华,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氏,使北方莫氏家族日益庞大起来,原本在河间郡、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氏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,自然兴盛为莫氏族人的河间郡望、巨鹿郡望。另外,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,一直以来为莫氏族人世居之地,在此际愈加昌盛。

隋、唐时期,莫氏族人分布之地渐广,有资料表明,在今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均有莫氏族人定居,并且已有莫氏族人徙居广东。黄巢起义后,有北方之莫氏族人避居四川。

五代十国至两宋,莫氏族人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,而北方的莫氏族人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。此际始有莫氏族人入迁福建,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。

宋末元初,蒙古铁骑南下,兴盛于今浙江、江苏等地的莫氏族人为避兵火,大批涌入今广东、广西。

明朝初期,山西莫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今河北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明朝末年张献忠屠川,造成川地人口锐减。

清朝初期,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,史称湖广填四川,两湖之莫氏族人亦由此入居今四川、重庆。清朝中叶之后,沿海之莫氏族人有渡海赴台,扬帆南洋者。

如今,莫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广西、四川、广东等省多此姓,这三省莫氏族人约占全国莫氏人口的60%以上。其他如河北、湖南等省亦有分布。

如湖南莫氏:

先世居安徽徽州府婺源县,明永乐间满盈公任江西吉水县正堂,坐升吉安府,迁湖广辰沅兵备道。解组后落业常德府桃源县新安村大湾坪头(八公桥),生八子:景松居莫婆店,景柏居古塘坪,景竹迁沅州府麻阳县招谕三江口,景芳居龙湖坪,景权迁慈利县,景伦迁武陵县,景珀居苏家滩,景玉世守故地。清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合修族谱。

长沙九福乡莫家冲莫氏:始迁祖元亨公,原籍吉水县文昌乡,元末明初因移民迁湘,开基于长沙九福乡莫家冲。至1949年,已传三十代,约五千余人。族人分布在益阳桃花坪等地。宗祠设在莫家冲。

长沙白水湾莫氏:始迁祖继周公,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由江西安福迁居湖广善化湘江西岸之白水湾。后人散居长沙、益阳等地。清光绪十二年(公元1886年)纂有族谱。

邵阳留旗坪莫氏:始迁祖定国公,号时瑞,原籍江西龙泉县谟恒乡圳上,元都指挥使,诰授定国将军,元成宗时奉命戡乱入湘,开基于邵阳县南路上贤都留旗坪。五传至义桂、义明、义才。桂公至七世分海、深、沿、渭、清、斌、亮、兆八房,合明、才二房共十房。十四传至沿公裔兴公于明万历间迁居零陵东安交界的东安花桥。族人分布于留旗坪、武冈、东安等地。宗祠在留旗坪。至1948年,已传二十八代,约五千余余人。族谱始修于清道光二十四年(公元1844年),清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续修,1943年三修。

邵阳龙山莫氏:始迁祖才公,明代自江西泰和迁此。民国年间续修族谱,堂号彩凤。

武冈大陂头莫氏:始迁祖仕清公,明时官知云南大理府事,后解组归田,道经湖南宝庆府,始寓城南祭旗坡,又改卜武冈县白仓墟山口甲地名大陂头。嗣后孙昌藩、昌合、昌秩于清乾隆间又迁至四川汉源九龙桥。后人繁衍于湘蜀两地。1943年三修族谱。

绥宁李熙桥莫氏:始迁祖进溥公,原任江西泰和知县,卸任后于南宋绍定三年(公元1230年)偕妻儿避金乱入绥宁县三都里(今李熙桥一带),定居于茆坪塘花台园。后裔今分布于李熙桥、唐家坊一带。

湘阴高明乡莫氏:始迁祖元保公,原籍江西吉水县文昌乡。元末明初因称民迁湘,开基于湘阴高明乡。

华容南山茅圻莫氏:始祖岩公,宋理宗时仕华邑。后裔怀洛,字伏九,居姑苏,明初随沐英征云南,封定远将军,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由姑苏吴县洞庭西山迁居华容南山。初居水螺澥,复筑堂于茅圻。后人分两支,仲南支多居插旗杨家垸,仲偕支多居南山危岭。

益阳莫氏:宋时莫若冲,字子谦,知吉安吴江,有《语溪文集》十卷行世。次子流寓吉安,为吉安莫氏之始。元时世阅公,吉安府吉水县人,元末携子迁居益阳岐市,为益阳莫氏之始。弟世流迁益阳莲花坪,世昌、世荣、世贵分迁宝庆、常德、潜江。世阅孙诚瑛,明洪武初卜居益阳之西大华里,附籍为民。清康熙二十五年(公元1686年)创修族谱,清乾隆二十五年(公元1760年)二修,清嘉庆五年(公元1800年)三修,清道光二十三年(公元1843年)四修,清光绪二年(公元1876年)五修,1913年六修,1942年七修。十二派宗荫,曾任巢县知县、江南乡试同考官,著有《归休草》。十九世寿森,清附贡生,著有《梅园勘灾诗草》。宗祠在大华村。至1948年,已传三十代,族人万余人。

桃江南峰山莫氏:始迁祖荣序公,元顺帝时自江西泰和经商,卜居南峰山。

桃江莲花坪莫氏:始迁祖仲荣公,明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自江西泰和避乱今桃江莲花坪。

常德莫公桥莫氏:始祖礼公,江西吉水县人,南宋金人南下,子昆仲五人避乱湖湘,流落益阳等地。其三子世悠迁居武陵府城大西门莫公桥。1926年五修族谱。

桃源漆河莫氏:先世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自安徽婺源迁于桃源县北漆河之汉宫庙。至1948年,全族人口约千余人,分布于莫溪、灵岩、九溪等地。宗祠在汉宫庙。族谱创修于清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。

桃源灵岩莫氏:先世清初由江西迁桃源县北灵岩乡之莫家坪。至1948年,全族人口约三百余人,分布于湖斗坪及北路等地。宗祠在莫家坪。族谱创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。

安化莫家塅莫氏:始祖礼显公,生子五。长子世佑,字起后,宋景炎二年(公元1277年)率四弟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文昌乡同时迁湘,世佑开基于安化县城西常丰乡莫家江边,再迁龙须岩莫家塅。至1948年,已传二十六代,共千余人。次弟世悠落业武陵县开山坪,三弟世阅落业益阳县大花冲,四弟世流落业益阳县莲花坪,五弟世清落业邵阳县北窗。宗祠在南正街。

溆浦大渭溪莫氏:明代自湖南沅陵迁此。

溆浦石渭溪莫氏:始迁祖麒维公,明代由沅陵徙此。

慈利莫氏:迁湘始祖满盈公,第三子景竹公迁麻阳,清康熙十二年(公元1673年)景竹公第九代孙士炜、士煌自麻阳迁居慈利二十五都今东岳观、杨柳铺一带,称东阳莫氏。2003年慈利、桑植创修支谱。

澧县莫氏:迁湘始祖满盈公,第五子景权由桃源迁居慈利,子彦俊,传至玄孙福公,明正德十四年(公元1519年)迁居澧阳北里仁和村。清道光十五年(公元1835年)纂有族谱。

麻阳莫氏:始祖满盈公,明永乐间由吉州知府转升湖南辰沅兵备道,解组落业常德府桃源县新安村大湾坪。第三子景竹,任麻阳阳岩门守备,迁居麻阳水漫溪。生八子:焦龙留居水漫溪,焦虎居余子溪,银牙居靖州,成公居宝庆,亮彩仕云南,连公居辰州,申公仕镇远,酉公任益阳。2003年焦龙、焦虎二房续修族谱。

路过

雷人
1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1 人)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手机版|新闻|族谱|联谊|宗祠|村落|故事|基金|公益|论坛|莫氏宗亲网

返回顶部